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博士后胡文俊应邀来实验室做学术报告

发布者:秦欢欢发布时间:2021-06-01浏览次数:10


2021528日,应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核地学论坛”组委会邀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博士后胡文俊博士于国防科技楼12楼会议室做了题为“玻安质岩浆氧逸度演化历史”的学术报告。该报告为“核地学论坛”第五讲,由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冷成彪教授主持,来自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地球科学学院的20余名师生参加了此次报告会。

胡文俊博士首先介绍了弧岩浆和大洋中脊岩浆的氧逸度差异性与表现,提出弧下地幔楔氧逸度初始值和变化速率等科学问题,进一步从经典的Cyprus蛇绿岩中俯冲初始阶段岩浆产物(玻安质岩浆)入手,分享从熔体包裹体和早期矿物对(橄榄石-斜方辉石-尖晶石)等多方面获取母岩浆氧逸度的方法,报告人得出玻安质初始岩浆具有与大洋中脊玄武岩类似的初始氧逸度,但弧岩浆在去气过程中逐渐发生氧化的结论。同时,报告人认为俯冲物质的氧化状态和俯冲带的热力学结构也会影响地幔楔氧逸度。

报告结束后,与会人员就玻安质岩浆形成机制、Cyprus玻安岩与伊豆-小笠原-马里亚纳(IBM)初始俯冲体系对比、矿物对氧逸度计算前提条件、包裹体氧逸度计算原理等问题同报告人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胡文俊博士详细解答了相关问题。该报告对理解俯冲初始过程、弧岩浆的高氧逸度成因及斑岩矿床氧逸度等问题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图/文 王艳军)

编辑:秦欢欢  审核:冷成彪